admin
09月
24
2025
0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里,金属剑尖碰撞的清脆声响再次有节奏地回荡起来,十几名身着白色击剑服、头戴护面罩的孩子正专注地进行实战练习,步伐灵活,手中长剑如银蛇般游走,场边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注视着训练场,脸上浮现欣慰的笑容。

“看到孩子们重新回到剑道,享受击剑带来的快乐,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。”王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,“经过漫长等待,击剑运动正在重新焕发活力,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、专业的训练环境,让他们真正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成长与快乐。”

重返剑道:安全与乐趣并重

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,北京市各击剑场馆已逐步恢复开放,小剑客们终于能够重返他们思念已久的剑道,王钰介绍,北京市击剑协会为此制定了详尽的安全指导方案,确保孩子们能够在安全环境下重拾击剑乐趣。

“我们要求所有场馆严格执行消毒措施,保持训练场所通风,控制同时训练人数,实行分时段训练。”王钰指着训练馆入口处的体温检测仪和消毒设备说,“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孩子们的健康安全,也让家长能够放心地将孩子送回击剑馆。”

在场馆内,记者观察到,教练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技战术训练,更时刻提醒他们保持安全距离,注意个人卫生,训练结束后,每位小选手都自觉地对装备进行消毒,这些新养成的习惯已成为击剑训练的一部分。

击剑教育:超越胜负的成长

王钰认为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培养价值远远超出一项普通体育活动。“击剑被称为‘智者的运动’,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,更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、决策力和应变能力。”

她分享了一个故事:一位性格内向的10岁女孩,刚开始接触击剑时甚至不敢与对手对视,经过一年多的训练,她不仅在全国青少年击剑比赛中获得奖牌,更重要的是变得自信开朗,在学校课堂上也能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“这就是击剑的魅力所在,它教会孩子们的不仅是如何进攻和防守,更是如何面对挑战、如何优雅地赢、有尊严地输。”王钰说,“每次比赛后,我们都会引导孩子们反思比赛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,这种思维方式将受益终身。”

北京市击剑协会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青少年击剑发展计划,包括“击剑进校园”活动、青少年击剑联赛、业余击剑等级认证等,旨在降低击剑运动门槛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并喜爱上这项运动。

科学训练:因材施教的发展理念

针对青少年击剑训练,王钰强调了科学训练的重要性。“青少年击剑训练不能成人化,必须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,我们的教练都经过专业培训,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定训练计划。”

协会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剑客设计了差异化的训练方案:对于6-8岁的入门级孩子,以游戏化教学为主,培养兴趣和基本运动能力;9-12岁的孩子开始系统学习技战术,培养比赛意识;13岁以上的青少年则可以进行更专业的竞技训练。

“我们反对过早专项化和过度训练,”王钰明确表示,“击剑是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,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长期享受击剑的乐趣,而不是在少年时期就耗尽热情。”

为此,北京市击剑协会定期为教练员组织培训,邀请运动科学专家讲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、运动损伤预防等知识,确保训练方法的科学性。

家庭支持:击剑少年成长的重要力量

王钰特别提到了家庭在青少年击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“击剑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的运动,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至关重要,但我们也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避免过度强调比赛成绩。”

协会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,帮助家长了解击剑运动的特点和孩子的发展规律,建立合理的期望值,同时鼓励家长关注孩子在击剑训练中的全面成长——如何面对压力、如何管理时间、如何与队友相处,这些软技能的培养比赢得比赛更有价值。

一位在场边观看孩子训练的家长告诉记者:“最初让孩子学习击剑是为了锻炼身体,但现在我看到孩子在坚持力、思考能力方面的进步更让我惊喜,教练们不仅教技术,更教孩子如何做人。”

击剑运动的普及与发展

谈到击剑运动在北京的发展前景,王钰表示乐观。“近年来,击剑运动在北京的普及度明显提高,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认识到这项运动的价值。”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她介绍,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推动击剑进校园计划,让更多学校开设击剑课程或社团活动;同时完善业余击剑竞赛体系,为不同水平的青少年提供适合的比赛平台;还将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建设,提高行业整体专业水平。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“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多少冠军,而是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体验击剑的乐趣,从中获得成长。”王钰说,“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剑道上专注的眼神、获胜时喜悦的笑容、甚至失败后重新振作的勇气,我们都坚信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。”

随着采访结束,训练馆内的孩子们开始收拾装备准备离开,一位约莫十岁的小男孩跑到王钰面前,兴奋地分享今天训练中成功使用了一个新学的战术,王钰蹲下身,认真倾听并给予鼓励,眼中满是赞赏。

“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。”送走孩子后,王钰对记者说,“击剑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,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运动,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、学会思考、懂得尊重,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。”

夕阳西下,训练馆内的灯光渐渐熄灭,但那清脆的剑击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,如同那些在击剑中找到快乐与成长的孩子们的笑声,久久不散,明天,这里又将充满活力,更多的孩子将在剑道上书写他们的成长故事。